欢迎光临 注册 登录 留言 收藏 演示 首页


[配音经验技巧]电视纪录片解说常见问题

http://www.uupei.com  2010/7/24 9:35:53  优优配·配音经验技巧
标签:电视纪录片 解说 常见问题 配音
电视纪录片解说常见问题
  【优优配(www.uupei.com)】

  一、声音气质与片子风格不符

  在实际工作中,纪录片导演在选择解说者的时候,往往要考虑解说者声音条件是否适合本片对解说声音气质的要求。很显然,导演不会选择气质柔弱、声音甜美的解说者去解说宏大的政论片,也不会选择声音苍劲、浑厚的解说者去解说优美的风光片或者轻松的娱乐片。

  在解说中,一种情况是片子要求声音气质与本人气质相距较远,这种一般很难通过调整自己的声音、情绪来适应;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解说者身份确定的不到位造成声音气质与片子风格不符合。例如纪录片《幼童》,如果解说者音色年轻,表达节奏轻快,自然就和片子风格相冲突,无法体现片中主人公70多岁的年龄、丰富的人生经验、成熟稳重的气质以及留学海外的经历。因此,身份不明确,也就很难明确应使用什么样的音色以及语言节奏、语气等。

  好的解说者对自己的声音音色、表达技巧能够控制自如,声音承载能力很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塑造能力,从而可以适应更多类型、风格纪录片对解说者声音气质的要求。

  二、语言表达样式把握不准

  准确地把握语言表达样式,并能及时表现在有声语言上,是播好纪录片的基本要求。同时,在学习实践中,应该使自己把握多种表达样式以便驾驭更多类型的纪录片。如果表达样式把握不准,就会让人觉得声音和片子立意、风格不符合。用白话型解说样式去解说恢宏大气的政论片,用活泼娱乐型的样式去解说历史人文纪录片,显然都是不妥的。而在实际中,我们的学生往往把握不准表达样式,或者心中知道这部片子应该是以什么样式来表现,口头却表现不出来;也有的学生习惯于一种自己固有的表达样式,无论什么类型的纪录片,都以一种不变的样式去解说,造成千篇一律,千篇一声。

  在平常的训练中,即便知道每种样式的特点,往往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把握和灵活运用。最简单的方式是,可以录下各种纪录片解说表达样式的代表性节目,通过欣赏、分析、模仿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样式库。在以后的实践中,遇到类似的纪录片,立即调出同类型相似解说样式。这样可以让我们很快进入创作状态,有效达到出口即是的目的。

  但我们要注意,无论是在模仿的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模仿的都不应该是声音形式。同时也应该明确,配音解说的模仿不应该是为了像。很多时候,学生只追求表面上的形式,以为模仿得像谁,就基本掌握了配音解说的规律,于是就专在音色上尽力效仿,最后导致用气发声僵化,表达方法呆板单一。

  遇到这种问题,我们可以试着多为自己找几个模仿对象,分析其代表作品的表达特点以及表达规律,找出其与片子贴合的创作特点。并根据自身条件结合该类型纪录片一般表达样式,进行自己的再创作。

  三、重音处理不当

  在实际练习中,重音处理不当或不好是学生们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很多学生追求少大起大落、平淡、质朴,忽略所有可能的重音,一概赋予语句平缓的语势,让人听来觉得缺乏滋味,甚至形式大于内容。

  事实上,电视纪录片解说的重音处理是相当灵活的。一般来说,纪录片解说的重音是根据画面来选择的,处理上清楚但不过分。抒情、议论的时候解说往往没有明确的画面对应,一般强调情感重音;叙述讲解时,逻辑、结构重音比较突出,尤其是当画面不能准确表达含义的时候。反之,如果画面已经非常明确地强调了需要突出的内容,解说中的重音便不需过分强调。例如:

  从那里到北方草原,直线距离一千多公里,运粮的队伍要两次穿越太行山,至少三次渡过黄河。史书上记载,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平均每消耗192石粮食才能剩下一石供应军队。这段画面是用动画来表现的,没有音乐,所以解说很明显比之前要生动形象。由于画面无法清楚地体现出“两次”和“三次”,解说这些关键词的时候,可以采用重读的方法,表现出运粮的艰辛。“192石”和“一石”的对比在画面中更是无从看出,解说的处理可以在这些词的后面稍作停顿,然后继续播下去。听感上这些重音词语和其他词语在表达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这一个小小的停顿烘托强调了这个对此,加深了听者的印象,达到了目的。这种停顿是字断气连,让人既有时间思考数字对比得出的结论(粮食运输劳民伤财,效率很低),又不会有语句不连贯之感。

  四、重视形式,忽视内容和感受

  现在,有的纪录片解说为了强调所谓的客观、自然地陈述,在表达上追求无重音、无感情的状态,一味地平淡表述。这种解说初听起来似乎形式新颖,让位画面且不失韵味,实则陷入形式主义怪圈,忽视表达技巧,忽视真切感受,甚至不能发挥有声语言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我们在练习和实践中都要特别注意不能盲目效仿和追求形式。形式大于内容的表达是不可取的。

  另外,有很多学生在备稿时,常常在稿件上画一些符号,做一些标记,这样划的目的是做一些技巧设计,以便在解说时起提示作用,避免差错,更好地表达。但这样处理,有时也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果把这些符号当成现成的模式、精神注意的中心,总想着这要停顿,那是重音,这要快点,那得慢点……这似乎没有离开稿件,没有走神儿,但实际上并没有进入稿件,而是在想技巧。此时,技巧、形式占据了思想的上风,稿件内容便被忽视。

  拿到一篇稿件,在把握稿件内容、题材,片子整体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可以对稿件赋予一种总体上的规划,这规划包括节奏、语气、基调等。但它仅仅是一个规划,不是僵死不变的模式、框框,是随着思想感情运动可以有新的创造的。事实上,没有以稿件内容为依据的思想感情活动,即使有声语言与自己的技巧设计相同,也不会有真情实感。而思想感情和语言表达从稿件内容出发,即便打破了原来的设计,也会较好地传情达意,甚至比原设计更好,更有新意。

    如果您想配音,请加我们的在线QQ配音客服专员,我们将为您提供高品质的配音服务:如果你对小样比较满意,欢迎向我们咨询有关配音事宜,我们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谢谢。
[经验技巧]更多精彩文章欣赏
[配音社区]其它最新美文欣赏
平台公告区
[平台新闻]优优配推出网配行业终极共赢运营模式
关注度:87031人次
[平台新闻]世界卫生组织与优优配的故事
关注度:10879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