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注册 登录 留言 收藏 演示 首页


[配音行业新闻]中配行业借日声优行业的基本路径

http://www.uupei.com  2012/11/5 9:59:08  优优配·配音行业新闻
标签:中国配音 日声优行业 配音演员 行业观点
中配行业借日声优行业的基本路径
  【优优配(www.uupei.com)】日本声优行业高度发达,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其主要特征包括高度专业化的从业人员、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高端科技化的技术支持、现代组织化的管理方式和以全能明星为核心品牌的市场化营销。中国配音行业目前低迷萧条,其症结在于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竞争制度混乱、工作效率不高、市场生态不良。中国配音行业借鉴日本经验、走上快速良性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制度性扶持、市场化路向、创业型教育、透明化运作以及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元素,实现转型发展。

  关键词:日本声优;市场化;全能明星;中国配音行业

  中国大陆的配音事业目前处于相对萧条低迷的状况,配音行业对从业者和消费者都缺乏吸引力,难以产生专业的演艺明星,商业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影响力都难有起色。相反的是,日本早已让声优(配音演员)从幕后走到台前,一个声优不仅能够为影视作品及广告配音,而且能够朗诵、主持、唱歌甚至演舞台剧,当红声优作为偶像受到追捧。这种成功的商业运作方式不仅经济效益好而且强调了配音艺术的重要性,不仅实现了配音本身的价值,更带动了一系列媒体产业的共同发展。因此,学习日本声优行业的优良经验,大力振兴配音事业,正是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方面,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却几乎是空白,迫切需要研究。

  一、高度发达的日本声优行业的发展

  声优(声優),日本配音演员。中国汉字中的“优”为形声字,从人,尤声。本义指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亦泛称戏曲艺人、演员。《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有“陈氏、鲍氏之圉人为优”,《国语?齐语》中有“优笑在前”。日语汉字中的“優”,依然保留中国古文中“优”的含义,既演员。俳优,指电影、电视剧演员,声优,指配音演员。“声優”一词,在wikipedia网站上概括为:声優(せいゆう)とは、アニメ、オリジナルビデオアニメ(OVA)、ラジオドラマ、ドラマCD、テレビゲーム、テレビ、映画、洋画の吹き替えなどに、声だけで出演する俳優のこと。ヴォイスアクターと称されることもある[1]。(声优是在TV动画、OVA、广播剧、广播剧CD、电视游戏、电影、欧美电影配音等中仅以声音演出的演员。也被称为VOICE ACTOR。)

  日本声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5年东京放送局(现在的日本广播协会即NHK)开始播出广播,之后向公众招募广播剧的实习生。现在,从声优工作的范围和影响力来看,日本声优不但承继了传统配音行业的工作,而且已经延展成为一个跨领域发展、影响广泛、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乃至渗透进社会生活领域,构成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独特而又影响广泛的文化现象。

  日本声优行业现今高度发展,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专业化的从业人员

  高中毕业的日本学生有很大一部分选择进入专门学校,其中声优专门学校在高中毕业生中很热门。很多人听着声优的声音长大,对这个行业非常憧憬。

  从声优专门学校毕业的声优们,所掌握的技能有别于单纯的播音员、歌手。他们要学习发声技巧、表演,还有包括朗诵、相声、播音、唱歌等等。曾有这样的实验:让一位普通人、一位播音员、一位声优分别朗读同一段文字,做出分析,结果看到普通人的声频杂乱无序,播音员的声频规律整齐,而声优的声频不仅清晰规律而且富有层次感,听起来更加动听且有感情。

  鸟海浩辅(日本声优)曾在广播中谈到:“曾与我交往过的女性是圈外(即声优行业之外)的人,她的朋友听说我是声优,就问是不是我说话声音很好听,而她如实回答,不是呀。”的确,很多声优正常讲话的声音与普通人无异,演起戏来则能够发出完全不同的动听音色。不仅如此,优秀的声优应该是从老人到孩童、从男性到女性都可以演,且演得以假乱真、栩栩如生。正如在中国也流行多年的长篇动画《NARUTO》(中译《火影忍者》)的男主角鸣人的声优是身为女性的竹内顺子,多数人很难相信。

  (二) 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アニメギガ(HNK-BS2从2007年至2010年每月一回播放的采访声优、动画导演的节目)(ANIMEGIGA)2009年10月25日的节目,现场采访了森川智之(日本声优)。谈论中森川讲到他如何让自己融入角色时说:“录音的时候,自己的(上一个)场景完了之后到接下来的场景之间有一段休息,但是就算到了这个时候也不休息,(跟角色)同步了之后,也一直坐在那里保持角色。”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真是令人感慨。

  森川曾是汤姆?克鲁斯、基努?里维斯等演员在日本的“御用声优”。电影《EYES WIDE SHUT》(紧闭双眼/大开眼界)在制作日文版的时候原作导演的助手曾到日本指导配音,当时为男主角汤姆?克鲁斯配音的森川受到了严格的要求。结果当然是《EYES WIDE SHUT》日文版的配音非常完美,甚至让人觉得汤姆?克鲁斯本来就是讲日语的。森川在アニメギガ中说:“看了《EYES WIDE SHUT》日文版的成品后,感觉非常不可思议,好像在偷窥他人的生活。”更令人惊奇的是,他说:“如果一直看画面,会发现汤姆的呼吸和我的同步,直到结尾。”

  (三)高端科技化的技术支持

  声优行业现在的成功,与日益发达的科技手段关系密切。比如,日本动画的音响优势不只在于人物音色优美、语感真实,还有真实而又奇幻的SE(Sound Effect,音效),令人身临其境。除了音效,录音方式也很受重视。舞台上现场录音时一般使用无线麦克风,而用于录音棚的麦克风早已由上世纪广泛使用的铝带式麦克风转换为电容式麦克风,因为具有高超灵敏度的电容式麦克风可以很好地捕捉并还原人声。

  人头录音(Dummy Head Recording)是一项新技术,即把两个微型全方向性话筒安置在人头形状的录音麦克风的“耳道”内(接近人耳鼓膜的位置),模拟人耳听到声音的整个过程。以这种方式获取的音源被播放出来,听者可以感受到“立体”的声音,即俗称的“3D音效”。在日本,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录制声优朗读CD、文字冒险游戏中,而且收到很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让声音贴合人物,日本动画的制作调整了顺序,在画面只有关键帧甚至线稿、分镜头的时候就录制配音,所以日本动画中人物的口型甚至气息都能跟声音吻合。

  (四)现代组织化的管理方式

  日本声优行业的普遍管理运作方式是经纪人管理模式,这也是当今世界演艺行业的主流管理运作模式。经纪人和声优共同协作安排和完成任务,使得公司能够对声优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其事业的有序进展,也使声优的工作和生活可以得到妥善安排,节约工作成本。

  无论是最早让演员和声优有组织地进行活动的俳協(東京俳優生活協同組合,1960年成立),还是后来的各声优专门经纪公司如青二プロダクション(简称青二,1969年成立)、アーツビジョン(株式会社ARTSVISION,1984年成立)等,都将声优有组织有纪律的管理起来,一方面保障了声优在媒体行业中的利益,一方面各声优事务所之间、各声优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提升了声优个人乃至于整个声优行业的质量。

  (五)以全能明星为核心品牌的市场化营销

  日本声优没有拘泥于仅仅完成为电影、动画配音的工作,他们将自身的魅力发挥出来,让声优从影片或动画的附属品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销售的品牌“商品”。声优与作者、导演、音响师等等工作者都不同,他们是链接平面艺术和观众的中间人,是“二次元”与“三次元”的媒介。观众在接触到声优本人的时候就能与影片中角色重合,从而进一步感受影片的魅力,同时对声优产生亲切感。如此反复的过程最终可以转化为由观众对声优本人的兴趣来引导观影选择。

  进入新世纪后,声优偶像化已经形成趋势,当红声优或是作为偶像歌手出道,或是结成乐队进行音乐活动。2009年的红白歌合战(NHK电视台从1958年开始每年12月31日即日本除夕播放的跨年演唱会节目)上,水树奈奈(日本声优、歌手)代表声优界第一次登上在日本举足轻重的这个舞台,引起重大话题。2010年6月19日在日本上映的电影《WONDERFUL WORLD》也引起一时轰动。这部电影由浪川大辅(日本声优)担任导演及主演,电影中大小角色几乎全部由知名声优扮演。声优偶像化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能在唱片销量上夺得好成绩的声优不在少数。声优参演电影电视剧也已经不新鲜,2011年11月19日在日本上映的电影《神☆ヴォイス ?THE VOICE MAKES A MIRACLE?》由漫画改编,讲述了一对青马竹马的少年以声优为目标奋斗的青春故事,两位主角以及部分配角都是由声优扮演的。

  可见,日本声优早已从幕后工作走出,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们早已不单纯是影视动画的构成部分,而是独立存在,不断完善着声优行业本身,也在不断完善着整个媒体圈,在消费与产出、竞争与升华中良性循环。

  二、目前中国配音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目前中国的配音行业并不景气。20世纪曾经涌现的大批优秀配音艺术家已经淡出,一部部优秀的配音作品也成为中老年人群中渐行渐远的美好回忆。国内大量年轻受众被动接受日本声优文化的态势已是普遍事实,其中缘由大概出在以下几方面。

  (一)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

  一种极端是敝帚自珍,盲目抵制国外优秀配音产品及其发展经验的保护主义哲学,反而窒息了本国配音行业的发展活力。

  多年以来,国家要发展本土动漫事业,于是在电视上拒绝播放日本动画,导致配音工作者无法在优秀的日本动漫中施展才华。20世纪在中国各电视台被无数次重播的日本动画《SLAM DUNK》(中译《灌篮高手》)、《美少女戦士セーラームーン》(中译《美少女战士》)、《新世纪エヴァンゲリオン》(中译《新世纪福音战士》)等,风靡一时,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并且让人们知道了不少中国配音员的名字。而眼下没有引进动画,加之国产动画的低水平、低龄化现象,使得配音行业失去了有消费能力的青年人和成年人观众。眼下为国产动画配音的工作者们只能在低收入和默默无闻中难有作为。

  另一种极端是轻视配音行业的社会意义和商业意义。实际上,配音员是兼具美声和演技的专业人员,具有无限的社会文化和商业潜力值得挖掘。

  文化事业发展中,在媒体融合和言论自由为历史发展趋势的今天,只要是标志性的个人或组织,都有引导社会认知的可能。有影响的配音员作为媒体传播的直接作用者,比如像在日本的声优那样,更是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商业方面,配音员的工作可以从电视剧、电影、动画配音扩展到广告配音、广播剧、广播节目,可以从脱口秀扩展到舞台剧,成名的配音员可以涉足娱乐圈,出唱片、演电影,凭借优美的音色和妙语连珠的口才,在任何媒体中发挥功能,成为多面手。尤其是明星配音员不但能将自身才华投入媒体工作中、增加媒体行业的活力,而且其本人就可能成为媒体行业的品牌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竞争制度混乱

  市场本来就应该是有秩序也有竞争、有版权也有买卖、有供给也有需求的一种制度体系,媒体市场同样如此。而中国媒体行业目前的状态是:竞争疲软、盗版猖獗、网络播放过度自由、电视台没有规范播放制度。结果是娱乐界几乎死水一潭,老明星制造不了新闻,新明星诞生出来很快就没了活力。中国人为美国明星、日韩明星疯狂,而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李小龙的时代。

  美国、日本的电视播放有严格的制度,电视剧、动画片每周或每月一集,分季播放,除非特殊没有重播。所以电视播放和DVD销售都能获利。在日本,新电影在上映后半年可以出版DVD,保证了票房也保证了DVD的销量。

  在中国,新电影为了提高电视的收视率,上映后不久就在电视台播放,收视率也许上去了,只是票房亏空,加上卖不出正版DVD,制作方只有亏本。亏本和低水平制作恶性循环,本来可以成名的演员也受损失了,本来可以请到的大腕也落空了。

  引进电影在中国上映的时间远远落后于国外上映时间,加上中国网络播放下载过度自由,中国票房对制作方没有帮助,制作方就不会在乎中文配音的优劣。为求很快上映,配音时间短暂,配音版只好简陋地上映。

  本土动画都是低龄向,画风、故事都是面向儿童制作的,儿童对艺术的鉴别能力很有限,对配音效果优劣也不会在意,做到欣赏配音员本人魅力就更是不可能的了。这样被制作并播放出的动画没有正规的衍生收入,制作方辛苦的结果只有靠播出费盈利,其他的都被盗版DVD商、盗版玩具商赚得盆满钵溢。

  演员方面,本来就没有多少利润的制作方很难给配音员分一杯羹。配音员为了节约成本只能缩短配音时间,省略切磋角色的精力,只求完成任务,何求艺术品质。在聆听中文配音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的时候,甚至能感受到一丝配音员勉强忍耐着的痛苦。这样,配音员不说出世成名,就是好好完成本分工作都是困难重重。在这种社会地位低、收入压力大的生存环境中,配音员依然只求眼前的一碗饭,被制作方或者盗版商盘剥利用。由于收入太低,著名配音员童自荣至今住在30平米的“蜗居”中,周星驰的御用配音员石班瑜转行去做导游。没有组织、没有规制,配音员就如同农民工打工的状态。

  (三)工作效率不高

  中国配音行业的效率很是不尽人意。普通作品的配音所需时间很短,有些“棚虫”一天可以配好几集电视剧。一些大制作、大宣传的影片则在配音上耗费不少时间。为《无极》中张柏芝所演角色配音的春晓,为此花费了半年时间。春晓并非专业配音员,张柏芝的一个哭腔,她竟然配了上百遍。

  配音效率低,除了工资低的原因,还与配音员自身水平有极大关系。为哈利?波特配音的专业配音员吴磊接受采访时,谈及某部电影,曾有过这样一段话:“虽然导演跟我说了很多遍,但是我没能做到他们的要求。因为演员处在一个比较怪异的感觉之下,第一遍配的感觉可能是最对的,但再配一遍时你就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如此下去会越来越糟。一般导演总会希望你下一遍更好,但有时配了五六遍后就会彻底没感觉。[2]”

  配音是艺术,也是商品,有效率有质量的配音工作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市场中成为良性循环的环节。目前中国配音行业的状态并不能称之为在正轨上运作。

  (四)市场生态不良

  本文作者在“问卷星”网站做的市场调查显示,有48.68%的人只知道五位以下中国配音员的名字,而39.15%的人一位中国配音员的名字都不知道。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媒体宣传导向薄弱、制作单位对配音员的不重视,最主要的还是中国影视、动画的不成熟,没有形成良好的配音市场生态机制。

  本来,中国配音行业应该有着对配音员的巨大需求。据广电总局称,2011年国产动画全年产出435部共261224分钟,同比增长18%,数量居世界第一[3]。按道理,动画高产在理论上对配音员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由于以上提到的我国配音员行业的低收入、无组织、无规制,以及配音行业的不受重视、无序竞争等因素,使得实际上配音员在中国仍然只是冷门行业。

  另外,所谓产量世界第一的国产动画,由于质量低导致电视台不愿买进播放权,低龄化限制了播放频道和时段,少有播放机会又导致制作方不求上进,如此恶性循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制作方则在配音上尽力节约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配音员抢时间依然拿不到足以糊口的工资,愿意奉陪配音的人也越来越少,培训机构更是寥寥无几。先不谈质量,配音员的供给数量就很难保证,配音员市场供求生态不平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了解国外电影、动画主要靠观看译制片。这就给了配音行业很大生存空间。我们曾经有过“辽艺”,“长影”,有过配音员团结起来形成气候的时代,现在却只有压榨配音员的录音棚,没有自我管理自我保护配音员的组织。

  三、中国配音行业借鉴日本声优文化走向良性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给予制度性扶持

  发展影视、动画,需要对配音行业加以扶持和鼓励,但是这种扶持绝不能是扶贫救济意义上的扶持,而是着眼于制定相应激励制度,促进配音行业繁荣发展。

  第一,建立配音员收入分级制度。这是效仿日本声优收入分级制度的方法。日本声优收入分级制度是,声优按资历被分成几个等级,等级越高工资越高。收录30分钟的作品从1万5千日元到4万5千日元不等,收录超过60分钟或120分钟的作品收入减少80%[1]。日本社会历来讲究论资排辈,声优按照出道时间长短进行分级。我们在分等级的时候不妨将配音员的素质水平、资历经验、受欢迎程度等给予综合考虑,以此不仅鼓励配音员工作追求质量和效率,也可以优胜劣汰,让优秀的配音员拿到较高收入。

  第二,鼓励创办配音员专门组织,如工会、经纪公司,规范、保护配音市场。将配音员统一组织管理,不仅可以规范配音行业的人才市场,也能够有理有据地保障配音员的利益和社会地位。建立不同的配音员专门组织,可以促进竞争,优胜劣汰。另外,可以建立经纪人制度,由经纪人负责管理、经营配音员,达到合作提高配音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坚持市场化路向

  制度不必出自官方,而是在艺术创造和商业交往中自觉形成,要让配音事业也成为媒体艺术消费的一个环节。配音员必须有商品意识,在工作的时候要考虑怎样让自己的作品有优点、有卖点、有与众不同之处,在同行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而不是在没有付出劳动之前依靠政府保护来换取更多报酬。

  现在,全世界的媒体艺术都以商业化为主流,中国的影视媒体艺术同样在追求商业化的进程中。虽然商业化的媒体艺术也有缺点,但它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下快餐文化的现状。配音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需求,依靠消费导向。

  受众对媒体艺术要求越来越苛刻,这是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媒体艺术种类繁多,网络传播发达,受众的选择余地很大。而受众的选择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媒体商品的成功或失败。

  (三)进行创业型教育

  配音并不是人人都能信手拈来的工作,而是一门需要认真学习训练的艺术。只有那些具备全方面技能的学生才能踏入高水平的配音行业实践中。

  发展配音行业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做起,方法之一是国家鼓励支持开办配音专门学校,以及在已有的媒体类职业学校中开设配音专业,要求生源学历在初中以上即可。学校也应该和各种媒体公司、电视台、广播台有所联系,学生毕业后不是与学校毫无关系,自生自灭,学校应该定期举行选拔,优秀的在校学生或毕业生被推荐到相关工作岗位,或者反过来由媒体公司等单位为主举办选拔,从学校获得需要的人才。另外,还可以学习一些日本声优经纪公司的模式,经纪公司旗下开设学校,最优秀的毕业生直接归入该经纪公司,成为旗下艺人,接受经纪人管理。优势在于该经纪公司可以优先获得最新一批的优秀人才,增强本事务所的实力,反过来优秀的声优作为该经纪公司的招牌,又能够为其宣传广告。

  (四)走向前台的透明化运作

  当前中国大陆配音行业为引进国外影片配音的习惯做法往往过于封闭、隐晦。人们对中文配音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最表层,对配音员姓甚名谁毫不关心,更不用说产生兴趣、使之成为关注对象。配音行业隐世般的背后运作,市场影响和社会影响微乎其微。因此,配音行业首先要摆脱作为影视、动画的附属品的地位,就要从幕后走出来,让大众感觉到配音员的存在意义。

  从幕后走出的配音员才能站在独立自主发展的立场,才能剥去其神秘面纱,展示自身魅力,给大众以了解、喜爱和互动的机会,整个配音行业也才算拥有与其他媒体行业互补、竞争的地位,透明、亲民、真实,才能投身市场运行。如何从幕后走出来?

  其一,相应的制作方要将配音员作为宣传和答谢观众的手段加以利用。如,在电影首映式邀请配音员现场访谈,加深观众对影片的感受。又如,效仿日本的声优EVENT(见面会等活动)传统,动画制作方举办配音员见面会,现场配音,并和观众互动。

  其二,配音员的多渠道发展。现在中国的配音员局限在配音、旁白等幕后工作,大众只能看到其工作的成果,而对其工作形态以及真人形象没有认知。配音员应该接受更多渠道的工作,如广播剧、广播节目主持、电视节目主持甚至舞台剧等,让大众在多种娱乐手段中都能接触配音员,增加大众对配音员的了解渠道。

  (五)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元素

  配音效果是与先进的技术应用紧密相关的。比如在配音的制作过程中,录音完成进入编辑阶段后,收集音效、编写背景音乐需要专业人员负责,人声也需要按照场景不同编辑成符合真实情况的效果。

  为了应用先进、复杂的录音技术,优秀的音响监督和录音师必不可少。音响监督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把握配音员在录音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特定场景中配音员距离麦克风远近,配吃东西的场景时是否需要配音员真实地吃东西,配非人类的角色时应该如何演绎等等。音响监督还要对录音师有所要求,把握中低高频的应用、对男女声不同的处理方式等。

  总之,作者认为日本声优行业的成功模式值得我国配音行业学习和借鉴。如果我国的配音行业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并发扬日本声优行业的发展经验,我国的配音行业也一定可以成为媒体艺术行业中的中坚力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成为繁荣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声優[OL].维基百科, http://ja.wikipedia.org.

  [2] 折e天使.“不要再提哈利?波特”——专访配音演员吴磊[J].世界电影之窗,2007(9).

  [3] 广电总局.2011年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435部[OL].新华网,2012-02-14.

  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雷 佳
[行业新闻]更多精彩文章欣赏
[配音社区]其它最新美文欣赏
平台公告区
[平台新闻]优优配推出网配行业终极共赢运营模式
关注度:87031人次
[平台新闻]世界卫生组织与优优配的故事
关注度:108793人次